1、民法典中离婚能否不做财产分割
依据《民法典》规定,离婚时夫妻双方可以协商不做财产分割。
离婚时,夫妻的一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置。只须双方达成一致建议,不进行财产分割,法律并不强制干预。不过应该注意,若日后一方发现另一方存在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一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一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等行为,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第三分割夫妻一同财产。
所以,从法律角度讲,离婚时可以不做财产分割,但要充分考虑自己权益及将来可能出现的状况,小心做出决定。
2、民法典中离婚案不到庭如何解决
离婚案件中,若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法院可以缺席判决。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按撤诉处置。
应该注意,离婚案件涉及身份关系,一般需要当事人亲自到庭表达意愿。若有特殊状况没办法到庭,需向法院提交书面建议及有关证明。
缺席判决并不是随便为之,法院会依据双方提交的证据等综合判断夫妻感情是不是破裂等重点问题,以确保公平公正地处置离婚案件。比如,若原告虽未到庭,但证据充分显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法院仍可依法判决离婚。若被告缺席,法院会审察原告倡导,对夫妻一同财产、债务及子女抚养等问题妥善处置,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3、民法典中离婚财产怎么样确定价值
离婚时确定财产价值有多种方法。对于实物财产,如房地产、汽车等,一般可通过评估机构评估其市场价值。评估会综合考虑财产的购置时间、折旧程度、目前市场行情等原因。
对于存款、股票等金筹资产,以账户余额、市值等确定价值。若存在争议,可申请法院调查取证。
对于其他动产,双方可协商定价;协商不成,可参照市场相同种类物品价格及折旧状况确定。
常识产权类财产,如专利、商标等,需考量其研发本钱、市场价值、预期收益等原因。
在确定财产价值时,应遵循公平、合理原则,确保双方利益得到妥善保障。若一方对价值认定有异议,可申请专业评估,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最后达成离婚时财产的公平分割。
在民法典中探讨离婚能否不做财产分割时,答案是有肯定条件限制的。除去一些特殊状况外,一般是可以协商不进行财产分割的。譬如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时期再处置财产问题,或者一方自愿舍弃分割权利等。然而,这种约定也并不是毫无风险。若后续出现新状况,如一方经济情况恶化、发现他们隐匿财产等,仍大概引发财产分割纠纷。你对于离婚时财产分割的各种细节是不是都了解呢?若你在财产分割有关事宜上还有诸如怎么样保障自己权益、财产界定范围等疑惑,点击网页底部的“立即咨询”按钮,专业律师将为你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