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驾加肇事逃逸什么罪名
醉驾加肇事逃逸涉嫌的罪名是交通肇事罪。
1.当驾驶员在醉酒状况下开车并发生交通事故后,若选择逃逸,则其行为将构成交通肇事罪。
2.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此,醉驾加肇事逃逸的行为,将遭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2、肇事逃逸的行为和通缉条件
找法网提醒,肇事逃逸的行为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状况: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后开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
2.觉得自己对事故没责任而开车驶离。
3.有酒后和无证开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置义务而弃车离开。
4.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
5.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信息后离开。
6.同意调查期间逃匿。
7.离开现场且否认曾发生事故但有证据证明。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给付赔偿成本明显不足而强行离开。
通缉肇事逃逸嫌疑人的条件包含:
1.被通缉的人需要是犯罪嫌疑人。
2.该犯罪嫌疑人符合逮捕条件。
3.该犯罪嫌疑人确实在逃避法律责任而下落不明。
只有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公安机关才能对肇事逃逸的嫌疑人进行通缉。
肇事逃逸的法律后果及民事赔偿
肇事逃逸的法律后果紧急,不只可能面临刑事处罚,还可能影响交强险的理赔。
1.肇事逃逸不是交强险的免赔范围,交强险免赔的情形包含驾驶员未获得驾驶资格、醉驾、被保险机动车辆失窃抢期间肇事与被保险人故意制造道路交通事故等。
2.在民事赔偿方面:
肇事逃逸涉嫌犯罪的定罪证据需证明一系列事实,包含被告人、被害人的身份,被指控的犯罪是不是存在,被指控的犯罪是不是为被告人所推行,与有关附带民事诉讼的事实等。
若受害人选择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则需满足起诉人符合法定条件、有明确的被告人、有请求赔偿的具体需要和事实理由与是人民法院受理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等条件。